Responsive image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李准 浏览数:2054

每周简报

三十五

健康教育科                                        2018.10.15-10.19

 

中心信息

 

打造“疾控新形象” 争做“健康领路人”

——德阳市疾控中心召开

“爱岗敬业三年行动”动员大会

 

10月19日上午,市疾控中心召开“爱岗敬业三年行动”动员大会。会议为落实四川省卫计委关于开展《全省疾控系统爱岗敬业三年行动(2018-2020)实施意见》和《全省疾控系统爱岗敬业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推进全省疾控系统爱岗敬业三年行动的通知》要求,结合中心实际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集中动员和安排部署。中心领导班子、干部职工60人参加会议。大会由中心副主任刘勇主持。

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田源解读了省卫计委、省疾控中心关于“爱岗敬业三年行动”相关文件。

中心总支书记、主任刘珺就“爱岗敬业三年行动”作动员讲话。他指出,爱岗是基础,敬业是态度,我们身边不乏爱岗敬业的榜样,中心派出的援藏、援彝、驻村人员攻坚克难、无私奉献;许多在平凡岗位上的职工数十年如一日勤于学习,忠于职守;此项行动我们要与中心党组织建设、文化建设、业务工作密切结合,融会贯通。全体德阳疾控人要做爱岗敬业的践行者,树立“疾控新形象”,书写德阳疾控新篇章。

中心职卫所副所长徐升、办公室唐宏宇同志作为职工代表进行表态发言。他们立足岗位实际阐述了对于爱岗敬业的理解,表示要按照省卫生计生委和中心安排,立足本职岗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标爱岗敬业三年行动要求,再接再厉做好本职工作。

下一步,中心将积极行动起来,切实把“爱岗敬业三年行动”与中心工作、疾控职责、个人岗位有机结合,按照“四个阶段”统筹安排、协调联动、常态推进,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和扎实有效的活动成果,为全力推进“健康德阳建设”贡献疾控力量。

 

 

 

县(市、区)动态

 

 

旌阳区开展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巡讲

 

为大力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识,旌阳区疾控中心积极开展“2018年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巡讲暨中学生防治艾滋病征文征画获奖作品巡展”活动。10月16日下午,特邀德阳市疾控中心性艾所袁孟军所长在德阳中学拉开了巡讲第一站的序幕。

 讲座中,袁所长利用多媒体的方式,结合目前全世界、全国艾滋病的疫情情况,生动形象地给中学生们讲解了艾滋病的基本原理、艾滋病病人常见临床症状、艾滋病传播主要途径及中学生艾滋病的防控措施等知识。整个讲座过程图文并茂,事例鲜活,内容丰富,深入浅出,使中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艾滋病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严重影响;同时也让中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增强了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受益匪浅。

   

 

 

国内外信息

 

 

流感疫苗可以贴着用

2018-10-19   人民网-生命时报

    每年冬季流感肆虐时,医院候诊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挤满了等待接受治疗或注射疫苗的人。美国华盛顿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开发了一种“创可贴”型流感疫苗,它能抵御多种流感病毒菌株,民众可以自行使用。

       这是一种微针贴片疫苗,外形看起来和创可贴一样。疫苗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的佐剂为主要成分,药物被干燥处理后,置于微型针处。研究人员将微针排布在透皮贴剂上,佐剂通过皮肤传送至人体。贴剂在皮肤上不产生任何疼痛感,一两分钟后就可以撕掉。

       研究人员表示,对雪貂和人类开展的临床实验表明,该透皮注射法安全无副作用;就疫苗能够预防的菌株数量而言,该贴片疫苗的效果也非常不错,是未来理想的流感疫苗形式。目前,该新型疫苗仍处于研发阶段,距上市还需要一段时间。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19/c14739-30350714.html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来安徽省督导食物成分监测工作

2018-10-18   安徽疾控中心

    2018年10月16-17日,国家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杨晶明、赵佳、张雪松,湖南省疾控中心袁春晖,广西省疾控中心甘宾宾5专家对我省2017-2018年度食物成分监测项目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

    中心李卫东副主任代表中心对督导检查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我省食品成分监测相关工作情况。食品营养与学校卫生科就我省2017-2018年度监测工作从组织管理与实施、数据检测与复核、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工作汇报,中心理化检验室汇报了我省即将开展的糖和反式脂肪酸检测项目的相关准备工作。督导组根据督导方案对我省食物成分监测工作相关材料进行了核查,对食物成分监测数据上报系统及国家食物成分数据库的使用给予现场指导,最后对实验室检测进行现场考察,了解监测相关仪器的配备情况,对实验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不足以及改进方向进行了全面的指导,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还就采样、检测方法、仪器设备以及检测中易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在督导检查交流中,督导组充分肯定了我省的食物成分监测工作,建议省级要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利用。通过此次督导,将更好地推动我省食物成分监测工作。

    摘引网址: http://www.ahcdc.cn/content/detail/5bc7fe54e1ff8c20e3000598.html

 

研究:每天喝4杯咖啡可降低患皮肤病风险

2018-10-18   环球网综合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7日报道称,最新研究表明,和每个月只饮用1杯咖啡的人相比, 每天喝4杯咖啡的人患酒糟鼻疾病的概率降低了20%,而只有含咖啡因的咖啡才具有该作用。研究人员称,咖啡之所以能降低患酒糟鼻风险,是因为它具有抗炎作用,能收缩血管,减少红肿。

  酒糟鼻是发生在面部的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症状是毛细血管扩张,局部皮肤潮红,该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而病因尚不明确。皮肤科医生推测,这可能是由于面部血管舒缩神经功能失调,或肠道细菌产生一种化合物,从而导致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有时,酒糟鼻也被误认为是痤疮、过敏或其他皮肤病。目前该疾病还没有治愈方法,只可控制和减轻症状体征。

  由美国布朗大学带领的研究团队调查了来自Nurses’Health Study II(目前最大规模和持续时间最长的关于女性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之一)的8.2万多名女性患酒糟鼻的风险因素,主要对她们食用含咖啡因的咖啡、不含咖啡因的咖啡、茶、软饮料和巧克力的频率进行统计。本周三,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协会皮肤病学杂志》上发表了研究结果:咖啡饮入量越多的人越健康,每天喝至少4杯咖啡的女性患酒糟鼻的风险最低。与那些每月最多喝1杯咖啡的人相比,喝至少4杯咖啡的人患酒糟鼻的风险降低了20%,而不含咖啡因的咖啡并没有降低患酒糟鼻风险的疗效。

  研究人员尚不明确为什么咖啡会有该疗效,但他们推测,咖啡因具有抗炎作用,可收缩血管,这会减少面部红肿。此外,咖啡还含有抗炎化合物,这可能会降低患病风险,但研究团队称还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建议,美国人每天摄入的咖啡因不得超过400毫克,即4杯咖啡。而2015年美国膳食指南咨询委员会(DGAC)的报告显示:每天适量饮用5杯咖啡是健康饮食的一部分,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导致焦虑、头晕、胃部不适、心跳加快甚至肌肉震颤。此前在美国、欧洲和亚洲进行的研究发现,饮用咖啡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帕金森病、肝癌、肠癌和子宫癌等患者的死亡率。

    摘引网址:http://health.cnr.cn/jkgdxw/20181018/t20181018_524388684.shtml

 

人的注意力每秒转换四次

2018-10-19   人民网-生命时报

       集中注意力是件难事吗?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认知神经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可能不那么容易,因为注意力在大脑中像闪光灯一样,飞速、不停歇地自动转换着。

       研究人员分别给猕猴和人类志愿者做相同的试验。受试者观看电子屏幕上显现的不同形状图案,当某个特定形状出现短暂闪烁时,他们被要求拉下杠杆。研究人员用摄像机跟踪受试者的目光移动,并用电极监测他们的大脑活动。结果发现,参试猕猴和人类观看屏幕时,神经元活动都经历了相似的过程——每秒钟活性下降4次。

       研究人员表示,神经元活性下降导致了人们注意力的分散,也就是说,我们每过250毫秒就会不自觉地转换一次注意力。不过,这种“脉冲式的注意力”应该说是一种生物进化上的优势,因为这是大脑在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以帮助我们随时保持警惕,避免潜在的威胁。研究人员称,该发现对于探索多动症(ADHD)的治疗方法意义重大,因为受多动症影响的大脑无法在“集中注意力”和“分散注意力”之间保持平衡。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19/c14739-30350703.html

 

增加大脑活动同步性或有助运动

2018-10-19   健康报网

       近日,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候任主委、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袁勇贵教授团队与该院康复医学科团队联合开展的一项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著名期刊《脑成像与行为》上。这项研究结果显示,大脑半球活动同步性增加或可改善运动成绩。

       据该课题组成员刘晓云博士介绍,运动员成绩的提升需要依靠多方面的训练和支撑,所有的支持手段均须在相关组织合理要求范围内进行。而未被禁止的经颅直流电大脑刺激技术能否有效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呢?中大医院研究人员选择赛艇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此项研究。

       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大脑刺激技术,通过放置在头皮上的两个浸泡过盐水的海绵电极,采用微弱的直流电来实现,其正极和负极可以分别激活和抑制靶脑区域的皮质兴奋性。赛艇运动是一项既需要较好的爆发力和耐力,又需要较好的平衡性的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持续的身体调整和补偿来保持平衡,这就要求运动员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而这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较好的两侧大脑信息的传递以及较好的认知功能,两侧大脑活动的同步性可能在赛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课题组通过分别对高刺激组和低刺激组进行试验研究,借助神经心理测试、乳酸阈功率评估、等速肌肉力量评估、大脑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分析等系统方法,开展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刺激组的双侧颞中回、额上回的镜像同伦连接值较低刺激组明显升高;高刺激组的运动员执行功能存在明显提高;经颅直流电刺激后运动耐力有显著提高。该研究最重要的发现是高刺激组的双侧颞中回、额上回的镜像同伦连接值均与运动成绩呈显著正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经颅直流电刺激可能有助于提高专业赛艇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而提高运动成绩的背后可能是由于半球间同步活动的提高。不过,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潜在影响及其长期影响仍存在争议。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继续深入阐明经颅直流电刺激的作用。

    摘引网址: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1019/c14739-30350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