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发布时间:2018-11-08 来源:李准 浏览数:1827

每周简报

三十四

健康教育科                                        2018.10.8-10.12

 

中心信息

 

德阳市疾控中心召开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研讨会

 

为进一步加强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工作,德阳市疾控中心于10月9日召开了“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研讨会”,邀请到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机构部分专家参加。

会上,中心副主任刘勇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向各与会专家说明了此次会议的目的,传达了省职业医学质控中心的会议精神,表达了市卫计委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分析了目前我市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开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强调了组建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中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中心职卫所工作人员对此次会议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涉及三个方面:讨论组建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中心、《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中心章程》及《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标准》。各与会专家对建立我市的职业健康检查质控中心表示了强烈的支持,对中心拟定的关于质控中心的初步章程及标准等进行了逐字逐句的斟酌和反复推敲,提出了各自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历时3个小时,全程氛围热烈,在所有与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初步拟定了关于建立质控中心更为具体可行的章程及标准等,下一步将及时将会议讨论成果上报市卫计委,为德阳市职业健康检查质控中心的顺利建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县(市、区)动态

 

 

广汉市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双下沉”工作推进暨培训会

 

2018年10月10日广汉市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双下沉”工作推进暨业务技术培训会,广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卫生总监唐莹、预防保健股副股长刘礼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钟朝坤、副主任唐虹,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辜勇,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管领导以及负责艾滋病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药品管理、网络直报工作人员60余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组织学习了广汉市卫生计生局印发的《广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双下沉”实施方案(试行)》,广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钟朝坤和广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辜勇分别就艾滋病随访管理和抗病毒治疗下沉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市卫生计生局卫生总监唐莹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双下沉”工作做出指示,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管理的工作职责,疾控中心和人民医院做好“双下沉”工作的技术指导和考核督导工作。

会议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工作、抗病毒治疗和药品管理以及网络直报工作进行了培训。

此次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双下沉”工作推进暨业务技术培训会的举行,标志着我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双下沉”全面启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抗病毒治疗工作下沉至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将进一步健全我市艾滋病防治体系,对基层医疗机构艾滋病充分发挥防治职能,提高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接受医学指导和医疗救治的及时性和可及性,规范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管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也将为我市2020年全面完成《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打下坚实的基础。

 

 

 

国内外信息

 

 

登革热和手足口病需“特别关注”

2018-10-11   南方日报

  国庆假期往返过东南亚的市民,如出现发热、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谨防登革热。记者9日从东莞市疾控中心发布的《十月份健康风险提示》中获悉,本月须提防登革热、手足口病、流行性乙型脑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中,登革热、手足口病要特别关注,目前全市已有10多例登革热病例报告。

  “国庆假期期间,有部分市民会前往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地区旅游,发生输入性病例及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土疫情的风险大大增加。”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居民社区是重点防控场所,尤其是已经出现本地感染病例和蚊媒密度高的社区。从东南亚等登革热流行区返莞人员为重点防控人群,老人、孕妇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则易发展为重症登革热。”

  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防蚊灭蚊是防控登革热的关键,此外还要做好个人防护,到户外活动时,要穿浅色的长袖长裤,裸露的皮肤要喷涂驱蚊剂,上午8—10时和下午4—6时是传播登革热的白蚊伊蚊的活动高发期,这段时间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如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前15天的外出史。

  国庆假期结束,孩子们回到学校上课,手足口病也被疾控部门列为了“特别关注”疾病。市疾控中心称,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发期为9—11月,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多,5岁以下儿童多见,极易在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传播,极少数重症病例可导致死亡。

  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的重点防控场所。市疾控中心要求,托幼机构要做好措施预防手足口病,比如做好晨、午检;加强课室、宿舍、午休室等场所的通风;做好玩具、教室、公用活动区等的清洁消毒工作;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等良好的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有关部门。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需要隔离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七天后才能回学校上课,防止传染给其他同学。

  市疾控中心称,家长可本着“知情、自费、自愿”的原则为6月龄—5岁的婴幼儿接种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全市33个镇街(园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提供接种服务。

    摘引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18-10/11/c_1123544924.htm

 

新狂犬病疫苗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2018-10-12   健康报

    10月11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该疫苗是全球首创的治疗性狂犬病疫苗,率先采用一周加速完成免疫的免疫规程,可大幅提升免疫人群的依从性,并于近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给予的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批件。

  专家表示,治疗性疫苗是指在已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已患有某些疾病的机体中,通过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达到治疗或防止疾病恶化作用的天然、人工合成或用基因重组技术表达的产品或制品。目前所有已上市的狂犬病疫苗均属预防性疫苗。

  据介绍,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能够激活Toll 样受体3(TLR-3),快速诱导强烈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保护机体免受狂犬病毒感染。相对于现有市售狂犬病疫苗需3周~4周多次注射的标准免疫规程,该疫苗一周3次注射即完成的免疫规程,将大幅提升免疫人群的依从性。自2013年以来,该疫苗被多次列为重大新药创制项目,获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2016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的预防兼治疗狂犬病病毒感染的孤儿药资质;201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疫苗专家组写入其官方文件。

  1期和2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与现有狂犬病疫苗相比,该疫苗能显著提高狂犬病暴露后的保护效果,在不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情况下,该疫苗的攻毒后保护率可达80%,而现有疫苗仅为20%~30%,表明皮卡狂犬病疫苗有望大幅度降低不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的暴露人群的发病率。

  作为皮卡狂犬病疫苗的项目发起机构,依生生物拟在中国、新加坡、泰国、菲律宾、越南等国家启动国际多中心三期临床试验,该试验预计招募5000名受试者,在不同人种及不同流行区域中充分评价人用皮卡狂犬病疫苗在健康成年人和动物咬伤人群中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及批次一致性。

    摘引网址: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8/1012/439815.html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卫生健康援疆要继续精准发力

2018-10-12   健康报

  10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2018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工作会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王贺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芒力克·斯依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副书记、副政委李新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要求,下一步,卫生健康援疆工作要明确目标,精准发力,推动卫生健康援疆工作取得更大实效。

  会议强调,卫生健康援疆工作始终要从中央新疆工作的大局和全局出发,坚持目标导向,明确任务要求,扎实推进。

  会议要求,下一步,要以南疆地区为重点,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实施3年攻坚行动,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费用个人负担部分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将大病专项救治范围扩大到20个病种,将地方病、传染病综合防治作为健康扶贫主攻方向,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合力攻坚。要以补短板为重点,加大支援力度,将新疆符合条件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项目全部纳入国家全民健康保障工程支持范围,各支援省市在支持新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上发力,全面建成覆盖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线上医疗服务网络,倾斜人才综合培养政策、项目。

    摘引网址: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8/1012/439821.html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新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85.1%

2018-10-12   健康报

    10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的2018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疆工作会议指出,在各方协同努力下,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卫生健康援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会议认为,“十三五”以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协调中央财政倾斜安排卫生健康转移支付资金,支持新疆卫生健康事业全面发展。各对口支援省市累计投入21.57亿元,支持项目2600余个,援助车辆、医用设备等3800余台件,基层基础设施和诊疗服务环境持续改善。深入开展“组团式”援疆工作,援疆省市派遣医疗队360余批次2.4万余人,帮助受援医院引进新技术新项目294项,填补技术空白142项,并培训地县医务人员11.2万人次,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90.17%。

  在各方的协同努力下,新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分别提高到88.17%和84.2%,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85.1%。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孕产妇死亡率由2015年的39.68/10万下降到2017年的31.74/10万,婴儿死亡率由21.45‰下降到14.8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6.31‰下降到22.70‰。卫生健康援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议指出,要以专科建设为重点,加大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力度,持续开展“以院包科”等工作。以预防为主,加大公共卫生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实施好“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进一步加强母婴保健和健康促进,推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做好南疆地区计划生育工作,强化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衔接统筹相关政策,逐步推进生育政策的调整完善,降低并稳定适度生育水平。

  会议上,天津市、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援疆省市和单位作交流发言。

    摘引网址:http://www.jkb.com.cn/news/industryNews/2018/1012/439820.html

 

江苏省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校园行工作筹备会议在宁顺利召开

2018-10-11   江苏疾控中心

  2018年10月8日下午,江苏省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校园行工作筹备会议在江苏省疾控中心召开。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朱凤才出席会议,会议由省疾控中心性艾所副所长傅更锋主持。全省13个设区市负责性病与艾滋病防制工作的科长、业务骨干以及省疾控中心性艾所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朱凤才副主任就本次工作筹备会做出指示,他说,此次江苏省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校园行工作至关重要,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意识和技能,降低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传播风险,鼓励青年学生志愿者积极传播艾滋病防治知识,普及艾滋病防治核心信息,提高广大学生自我防范艾滋病意识和技能,从而降低江苏省内艾滋病发病率。这是一项长期的、可持续的、有前瞻性的工作。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此项工作,做出新意,做出水平。

  随后,省疾控中心性艾所闫红静主任医师和李建军医师分别就本次活动的具体方案,年度工作计划,考核指标以及下年度重点活动进行介绍和解读。各设区市科长及业务骨干就活动方案和考核指标以及工作中重点、难点与创新点进行了热烈、深入地探讨。最后,傅更锋副所长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校园行活动提出愿景并对各市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通过此次工作会议,各设区市对照自身工作特点和能力对活动方案热烈讨论,积极提出建议和意见,为下一步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摘引网址:http://www.jshealth.com/zxzx/zhongxinzixun/201810/t20181011_65545.html